2021年7月21日下午4时16分左右,河南平顶山舞钢市铁山街道棠李店村发生一起因电石遇水引发燃爆,有个别群众灼伤,附近群众已疏散,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截止晚8时已基本得到控制。目前正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现场有序清理处置,爆燃面积约60平方米,灼伤群众3名轻伤、8名留院观察,无生命危险。

电石即碳化钙,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乙炔气。
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
安全生产无小事,必须坚守底线,
把安全始终放在首位。
关于电石事故,
以下几点一定要知道!
01电石的危害
(一)与水、酸作用引起火灾
电石与水、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热量,可能引起喷溅。生成的乙炔气体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2.5%一82%,遇明火、高温等容易引发燃烧爆炸。反应还会产生少量硫化氢等气体,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二)造成化学灼伤
皮肤、黏膜接触电石会造成皮炎和灼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及黑皮病。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长期接触表现出汗少、牙釉质损害和龋齿发病率增高。
(三)严重污染环境
电石大量散落到河流、湖泊或潮湿地时,反应产生的电石渣浆呈强碱性,其渣液pH可达12以上,硫化物超标,极易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事故区域的各种生物会造成严重危害。
02电石事故的处理
(一)报警
遇到电石事故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址、泄漏物质的包装、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并立即报警。
(二)个人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深入现场内部实施侦检、控制泄漏等任务的救援人员必须穿着全封闭式防化服和无钉鞋。在确认泄漏物未与水反应的情况下可着简易防化服。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电石固体和粉尘。
(三)侦察检测
协助救援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检测,掌握事故区域有无水源、火源;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乙炔、硫化氢等气体浓度,明确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等气象数据。
(四)设立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人。事故现场电石散落量大以及其与水产生的危害性气体扩散范围较大时,应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五)疏散救生
疏散警戒区域内的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人危险区域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疏散时应明确疏散方向,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并应指导被困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信息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广东国规检测检验中心可针对包括制造业、电子、石油化工等行业易燃产品或涉爆区域进行防爆防静电检测,协助企业排查隐患,详情请拨打咨询热线:4000-03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