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突发:5人死伤︱又一起粉尘燃爆事故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34-589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市场合作
检测服务
产品检测
医疗产品检测
工程检测
行业解决方案
报告查询
技术咨询
行业培训
认证服务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年末突发:5人死伤︱又一起粉尘燃爆事故
来源:
|
作者:
广东国规
|
发布时间:
2021-01-05
|
3445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28日上午8时40分左右,大同市云州区山西华青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粉尘燃爆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电焊工焊接作业时,引发的粉尘燃爆。
事故发生后,当地迅速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全力以赴救治受伤人员。目前,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对事故做进一步调查。
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即是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多在伴有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产生的生产加工场所。
粉尘爆炸的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例如,某硫磺粉厂,磨碎机内部发生爆炸,爆炸波沿气体管道从磨碎机扩散到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波通过爆炸后在旋风分离器上产生的裂口传播到车间中,扬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艺设备上的硫磺粉尘,又发生了爆炸。
3、能产生有毒气体。
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粉尘爆炸的产生条件
粉尘爆炸的条件一般有5个:
1、粉尘具有可燃性
2、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即在有限空间内,粉尘悬浮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浓度;
3、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4、点火源,高温、火花等;
5、相对密闭的空间;
金属粉尘爆炸危害性更大,往往是火灾和爆炸同时发生,同时还会释放较大的能量,极具破坏性,如果空间受限,就会发生爆炸。
爆炸后,生成三氧化二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且初始爆炸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可能产生二次爆炸,粉尘爆炸同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该如何预防和杜绝粉尘爆炸
1、消除着火源
据不完全统计,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方式按事故发生频率主要有冲击或摩擦、静电火花、熔接或熔断火花、自燃火花、明火、金属过热和电气火花等七种。因此,在有粉尘产生的场所,就必须根据具体的操作环境进行针对性的火源预防。维修带有粉尘的设备时,不可以使用在维修时产生冲击或摩擦火花的工具;进行生产工艺的防静电设计,对工艺流程中材料的选择、装备安装和操作管理等过程应采取预防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电荷的积聚。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电焊作业,首先应将设备内的物料消除,同时采取措施避免焊渣落到设备内或物料上。沉积在照明装置、机械设备等热表面的粉尘,要及时的清理,防止受热时间过长,引起自燃。
2、消除可燃粉尘
首先,控制粉尘源。改革工艺,尽量采用不产生可燃粉尘的工艺替代产生粉尘的工艺,对处理粉料的设备、容器和输送系统要力求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尽可能防止粉尘从设备泄漏。
其次,采用高效除尘设备和粉尘隔离技术,减少粉尘,降低可燃粉尘的浓度。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设备隔离设置在密闭房间内,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和局部排风罩保护吸尘装置;及时清理除尘系统的粉尘,保持排风扇、工作间、设备的清洁,特别除尘系统要结合湿法作业改革除尘设计,杜绝除尘管道积尘。
3、消除氧化剂
这个方面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采用惰性气体实现。通过充入氮气、二氧化碳替代氧气,从而降低氧气与可燃粉尘的充分接触,从而预防粉尘爆炸。但这种消除氧化剂的方法通常只适用于粉尘企业筒仓装置的安全防护,而对于旋风分离器、干燥器、粉尘收集器等设备却不适用。
4、消除密闭或受限空间
粉尘作业不仅会引发爆炸事故,还可能引起尘肺等职业病,因此除尘系统一般尽量选取密闭空间作业,但对于一些较难密闭作业的场所,比如家具厂、木器厂,可以通过开窗、开门,防止形成密闭空间来预防粉尘爆炸;一些粉碎作业采取露天敞口作业。
5、限制粉尘扩散
首先可以通过安装隔爆装置、泄爆装置、主动抑爆系统等设备限制粉尘扩散。如泄爆装置就是在粉尘爆炸的设备上或建筑物上设置泄爆板或泄爆门。当发生粉尘爆炸时,通过冲开泄爆板或泄爆门,能迅速将爆炸粉尘吹出,并将大部分能量释放出去,以减轻爆炸损失。
其次,通过湿法作业消除粉尘的扩散,尽量杜绝粉尘作业车间和除尘系统发生振动、碰撞、混合等不安全行为。
在进行专业的点火源评估过程中主要考虑13种类型,以下是根据EN1127-1所列出的点火源:
——机械火花
——自发热(包括自燃的粉尘)及其他发热反应
——热表面–包括摩擦起热
——静电放电
——火焰及热气
——电气设备
——杂散电流,阴极腐蚀保护
——闪电
——射频电磁辐射,10^4Hz至3 x 10^12Hz
——可见光电磁辐射,3 x10^12Hz至3 x 10^15Hz
——电离电磁辐射
——绝热压缩及振动波
——超声波
消除点火源是预防粉尘爆炸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措施。在常见点火源中,电火花、静电、摩擦火花、明火、高温物体表面、焊接切割火花等是引起粉尘爆炸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对此高度重视。
生产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尽量不安装或少安装易产生静电,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并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被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处理,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生火花。
| 内容来源新华网,网络综合整理
上一篇:
静电多发季,电子元器......
下一篇:
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
十余年行业专注,全国服务热线:4000-034-589
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检测及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