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对武器弹药的危害性也比较突出。 因为作为弹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火工品是弹药中的最小爆炸元件,也是引发弹药可靠爆炸的初始激发能源。它在较小的外界冲能作用下即可激发, 而且激发后反应速度快, 并具有相当的功率和威力。 而在 弹药生产、运输、储存、技术检修、报废处理等过程中, 由于人体的各种活动、 工装机 具的接触分离和被加工对象之间的肝擦、剥离等,都可能积累静电, 由于放电能量比较集中,容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其中,起爆药、黑火药和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最为突出。
军工厂发生静电爆炸事故的原因:人体往返走动,鞋与地板摩擦分离,产生静电,人体与其他物体接触分离时也产生静电,当带电的人体接触产品时,形成静电放电,引起爆炸。例如,1986年冬季东北某弹药库,弹药修理人员第一个来到车间上班,脱去大衣,走近黑火药箱附近坐下来操作。黑火药爆炸, 该技术员当场牺牲。事后现场调查分析,在低温、干燥的大气环境 下,该技术员进入有暖气的车间(相对湿度很低)脱去外衣时,人体静电可高达数万伏,当他走在车间铺地的绝缘红橡胶板上时,人体静电继续保持在高电位水平,这时接触黑火药就会形成静电火花放电.当时在他身上的静电能量可能是黑火药最小点火能的几十倍,在这种情况下人体静电放电足以引爆黑火药。
为维护弹药安全,防止发生静电爆炸,总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弹药防静电标准,明确了弹药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的防静电技术要求。但这些军用标准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千库房建造结构、场地设施、作业条件等不同,而采用的具体防护措施不同,从而可能存在静电防护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容易造成静电安全隐患。加之目前基层部队对弹药仓库的静电防护研究较少,缺乏理论的指导,所以加强对弹药仓库的静电危害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
所需服务:
3) 接地检测
4)环境检测
5)人员装备检测
6)设备器具检测